对 AI 输出结果不满意,核心是 “精准反馈问题” 而非 “重新提问”,通过明确指出不满意的点、补充具体调整要求,就能让 AI 逐步优化到符合预期。
1. 先 “定位问题”:明确你对哪类内容不满意
先梳理清楚不满的具体方向,避免笼统说 “不好”“不行”,AI 才能精准调整。常见的不满意类型可分为 3 类:
- 方向偏离:输出内容和你的核心需求无关,比如你要 “职场穿搭建议”,AI 却讲 “时尚穿搭历史”。
- 细节不足:内容太笼统、缺乏落地信息,比如你要 “新手学烘焙的步骤”,AI 只说 “准备材料、烤蛋糕”,没提具体材料用量和温度。
- 风格不符:语言风格和场景不匹配,比如你要 “朋友间的生日祝福文案”,AI 却写得像 “正式发言稿”,过于生硬。
2. 再 “精准调整”:用 “问题 + 要求 + 细节” 的公式反馈
针对不同问题类型,用固定公式组织反馈,让 AI 清晰知道 “改什么” 和 “改成什么样”。
- 若方向偏离:重申核心需求 + 排除错误方向
- 若细节不足:指出缺失部分 + 明确具体要求
- 若风格不符:说明目标风格 + 提供参考案例
3. 最后 “迭代优化”:多轮微调直到满意
如果一次调整后仍有小问题,不用重新提问,基于上一轮结果继续细化反馈,逐步逼近预期。
- 例 1:第一次调整后,AI 的穿搭建议仍有休闲款,可进一步说:“刚才的建议里还有‘牛仔短裤’,这属于休闲款,麻烦替换成‘直筒西装裤’这类通勤单品,再补充 1 个上衣搭配示例。”
- 例 2:烘焙步骤补充后,时间仍不明确,可反馈:“烤箱时间只写了‘30 分钟左右’,麻烦给出更精准的范围,比如‘25-30 分钟’,并说明如何判断蛋糕是否烤熟(比如用牙签戳的方法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