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助你做计划:工作、学习、项目等

AI助你做计划:工作、学习、项目等

查看18   评论0

核心逻辑:让大模型生成「可落地、不空洞、贴合实际」的计划,关键在于把「模糊需求」转化为「明确指令」,核心围绕「目标、约束、输出形式」三大维度展开。以下是通用框架、分场景模板和避坑技巧,可直接复制使用,也适合社区用户按需调整。

一、计划类提示词的 5 大核心模块(缺一不可)
大模型无法凭空猜测你的实际情况,提示词必须包含以下模块,才能精准匹配需求:
            
模块
核心作用
示例表述(可直接替换)
场景 + 目标
明确「做什么 + 要达成的结果」(必须量化)
场景:3 人团队开发 AI 笔记工具;目标:6 个月内上线 Web 端,支持 PDF/Word/TXT 导出,首月用户破 1000
约束条件
限定「时间、资源、能力、风险」等边界
每天可投入 2 小时;零基础入门;预算 5000 元;客户需求可能临时变更
输出结构
规定计划的「拆分逻辑 + 呈现形式」
按「阶段 - 任务 - 截止时间 - 负责人 - 验收标准」拆分;用 Markdown 表格呈现
粒度要求
避免任务过粗或过细(可执行为准)
每个任务耗时不超过 7 天;每日任务不超过 4 项;子任务不超过 3 层
额外需求
个性化补充(优先级、复盘、风险预案)
标注优先级(P1 必做 / P2 建议 / P3 可选);每周安排 1 次复习;识别 3 个核心风险及应对方案
        
原理:模块越完整,大模型的「决策依据」越充分,生成的计划越不用二次修改。

二、分场景可直接复制的提示词模板
模板 1:工作计划(日 / 周 / 月)
场景 + 目标:帮我制定「2024 年 X 月 X 日 - 2024 年 X 月 X 日」的【周 / 月】工作计划,核心目标是「可量化结果,如:完成 3 个客户提案、优化产品迭代流程、达成月度 KPI 80%、降低跨部门沟通成本 20%」。
约束条件:
  • 可用时间:每天 9:00-18:00(午休 1 小时),每周可加班 1 天(不超过 2 小时)
  • 依赖资源:需协同设计部 2 人、技术部 1 人,需在周三前获取设计初稿;需使用公司内部项目管理工具
  • 潜在风险:客户需求可能变更,需预留 1 天缓冲时间;技术部同事周三 / 周四外出办公
  • 结构:按「日期 / 阶段」拆分,每任务包含「任务名称、负责人、所需时间、前置条件、验收标准、优先级(P1/P2/P3)」
  • 格式:Markdown 表格呈现,附加 100 字内执行建议(如:优先处理跨部门依赖任务,避免等待)
  • 粒度:每日任务不超过 4 项,避免任务时间重叠;核心任务优先安排在上午高效时段
  • 标注 2 个关键节点(如:提案提交日、跨部门评审会)及保障措施(如:提交前 1 天内部预评审)
  • 区分「核心任务」和「次要任务」,次要任务可灵活调整时间

模板 2:学习计划(技能提升 / 考试备考)
场景 + 目标:帮我制定「可量化学习目标,如:3 个月掌握 AI 提示词工程、1 个月备考雅思(目标 7 分)、2 周学会 Excel 高级函数(VLOOKUP / 数据透视表 / 函数嵌套)」。
约束条件:
  • 学习基础:【零基础 / 有 Python 基础 / 雅思 6 分水平 / 会 Excel 基础操作】
  • 可用时间:每天早 7:00-8:00、晚 19:00-21:00,周末可投入 4 小时(周六上午 + 周日下午)
  • 现有资源:【《提示词工程实战》书籍、B 站 XX 课程、雅思真题集(剑 17 - 剑 19)、Excel 在线练习平台、错题本 APP】
  • 结构:按「阶段(基础期 / 强化期 / 冲刺期)- 周 - 日」拆分,每阶段明确核心目标(如:基础期掌握核心概念,强化期侧重实操)
  • 内容:每任务包含「学习内容、学习方式(看书 / 刷题 / 实操 / 复盘)、所需时间、检测方式(如:做 10 道题 / 完成 1 个实操案例 / 默写知识点)」
  • 格式:分阶段用小标题呈现,加粗标注重点内容(如:难点知识、高频考点),附加「每周复盘要点」(如:错题整理、知识点查漏、进度调整)
  • 结合遗忘曲线,每周安排 1 次复习任务(覆盖前 1-2 周重点内容),避免遗忘
  • 针对难点内容(如:雅思听力精听、Excel 函数嵌套)给出 3 个具体学习技巧(如:精听用「影子跟读法」)
  • 标注可灵活调整的「弹性时间」,应对突发情况

模板 3:项目计划(个人 / 团队项目)
场景 + 目标:帮我制定「项目目标,如:6 个月开发 AI 笔记工具(Web 端)、组织 500 人线下技术论坛、完成公司官网改版项目」。
约束条件:
  • 项目周期:2024 年 X 月 X 日 - 2024 年 X 月 X 日
  • 团队配置:【个人独立完成 / 团队 5 人(产品 1 人 + 设计 1 人 + 开发 3 人)】
  • 资源限制:预算 XX 元;技术栈【React+Python+MySQL】;需在 X 月 X 日前完成备案 / 审批;只能使用公司指定服务器
  • 交付物:【可上线产品(含测试报告)、论坛流程手册 + 参会名单 + 复盘报告、官网改版终版 + 用户反馈报告】
  • 结构:按「启动 - 规划 - 执行 - 监控 - 收尾」5 个阶段拆分,每个阶段包含「核心任务、负责人、时间节点、依赖关系、交付物、优先级」
  • 格式:Markdown 表格呈现(列:阶段 / 任务名称 / 负责人 / 开始时间 / 结束时间 / 依赖任务 / 交付物 / 优先级 / 状态),附加风险矩阵(列:风险描述 / 影响程度 / 发生概率 / 应对措施)
  • 粒度:核心任务拆分为子任务,每个子任务耗时不超过 7 天;避免任务依赖链过长
  • 标注关键路径(不可延误的任务链),用加粗突出,避免项目延期
  • 给出沟通计划(如:每周 1 次团队例会(周五下午)、每 2 周向甲方 / 领导汇报进度、重要变更需书面确认)
  • 预留 10% 的缓冲时间,分配到关键阶段末尾

三、撰写提示词的 8 个关键注意事项(避坑指南)
1. 目标必须「可量化」,拒绝模糊表述
❌ 错误:「好好学习英语」「做一个好的项目计划」「优化工作流程」
✅ 正确:「1 个月背完 500 个雅思核心词汇 + 做 20 套听力真题」「3 个月内完成 AI 工具开发并上线,支持 3 种格式导出」「2 周内优化报销流程,让审批时间缩短 30%」→ 原因:大模型无法判断「好」「优化」的标准,量化目标让计划更聚焦、可验收。
2. 约束条件「越具体越好」,不做模糊限制
❌ 错误:「时间比较紧张」「需要团队配合」「资源有限」
✅ 正确:「每天只能投入 1.5 小时,周末不学习」「需协同市场部 2 人,5 月 10 日前获取用户调研数据」「预算 5000 元,其中物料成本不超过 3000 元」→ 原因:明确约束能让计划贴合实际,避免出现「大模型安排每天 6 小时学习,但你根本没时间」的脱节情况。
3. 输出结构「提前规定」,避免杂乱无章
❌ 错误:「帮我写一个学习计划」「给我一个项目方案」
✅ 正确:「按「周 - 日」拆分,每天不超过 3 个任务,用表格呈现,每个任务标注所需时间和检测方式」「按「启动 - 执行 - 收尾」拆分,每个阶段包含任务、时间、交付物」→ 原因:大模型对「结构化输出」响应度极高,提前规定格式能减少后续修改成本,直接拿到可用内容。
4. 角色设定「带细节」,不做空洞赋能
❌ 错误:「你是项目管理专家」「你是学习大神」
✅ 正确:「你是拥有 8 年互联网项目管理经验的负责人,曾主导 3 个用户量超千万的 APP 迭代,擅长拆解跨部门协作任务和风险控制」「你是雅思 7.5 分的资深备考导师,擅长根据零基础学员制定高效提分计划」→ 原因:带背景细节的角色设定,能让大模型输出更专业的内容(如项目计划的「关键路径」「风险矩阵」),而非通用模板。
5. 避免「信息过载」,聚焦核心需求
❌ 错误:一次性罗列 10 个目标 + 无数约束(如:「我要学英语、Python、Excel,每天只有 1 小时,还要照顾孩子、加班,预算有限,想要快速学会...」)
✅ 正确:同一计划聚焦 1-2 个核心目标,约束条件不超过 5 条,其余细节在「额外需求」简要提及→ 原因:大模型处理信息有上限,过多无关信息会导致重点模糊,计划逻辑混乱。
6. 迭代优化「用反馈式提示词」
如果大模型生成的计划不符合预期,无需重新写提示词,直接补充修正指令:示例反馈:「1. 减少每日任务数量(不超过 3 项);2. 给每个任务增加「前置条件」列;3. 优先安排 P1 任务在上午高效时段;4. 补充周末复习任务;5. 风险矩阵增加「发生概率」列」→ 高效修正,适配「迭代式调整」的需求,不用重复输入基础信息。
7. 粒度控制「适中」,任务必须可执行
❌ 错误:「学习 Python 数据分析」(过粗,无法落地)/「第一天学 Python 变量定义,用时 10 分钟;第二天学数据类型,用时 15 分钟;第三天学运算符,用时 20 分钟」(过细,易被突发情况打乱)
✅ 正确:「第一天:学习 Python 变量 + 数据类型(1 小时),完成 10 道基础练习题;第二天:学习运算符 + 简单表达式(1 小时),完成 5 道实操题」→ 原因:任务粒度以「1 小时左右可完成」为最佳,既具体又有弹性,避免因细节过多或过少影响执行。
8. 风险预案「提前考虑」,避免计划夭折
❌ 错误:只写任务,不考虑风险(如:项目计划只列开发任务,不考虑需求变更、技术难题)
✅ 正确:「潜在风险 1:客户需求变更;应对措施:关键节点前 3 天与客户确认需求,预留 10% 缓冲时间;潜在风险 2:技术栈不熟悉;应对措施:提前 1 周学习核心技术,找资深同事指导」→ 原因:提前识别风险,让计划更具抗干扰能力,避免中途夭折。

四、进阶优化技巧(让计划更落地)
1. 结合工具提效
在提示词中加入工具适配需求,如:「计划需适配 Notion 待办格式(分栏:任务 / 截止时间 / 优先级 / 状态)」「用甘特图风格表格呈现,方便导入 Project 软件」「任务名称需符合 Todoist 的标签规范(如:# 学习 / 雅思 / 听力)」,直接生成可复用的工具兼容内容。
2. 加入复盘机制
在「额外需求」中补充:「每周最后一天安排 30 分钟复盘,列出「完成情况(已完成 / 未完成)+ 未完成原因 + 下周调整措施」」,让计划形成闭环,持续优化。
3. 按「能量状态」分配任务
针对学习 / 工作计划,可补充:「将需要高度专注的任务(如:编程、刷题)安排在上午 9-11 点,将机械性任务(如:整理资料、回复消息)安排在下午 3-5 点」,贴合人体能量曲线,提升执行效率。
4. 明确「交付物标准」
避免模糊的交付物描述,如:「提交项目报告」→ 改为「提交 3000 字以内的项目报告,包含数据图表(用户增长曲线、成本拆分表)、问题总结、下一步计划」,让验收标准更清晰。

总结
计划类提示词的核心是「量化目标 + 明确约束 + 结构化输出」,再通过「带细节的角色设定」提升专业度,「迭代式反馈」优化细节。以上模板和技巧可直接用于工作、学习、项目等场景,社区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替换括号内的内容,快速生成可落地的计划。
如果需要针对具体场景(如考研备考、创业项目、跨境电商运营)定制更细致的提示词,可补充需求进一步优化!




附件: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。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评论列表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说点什么

微信

QQ好友

QQ空间

腾讯微博

新浪微博

更多

请填写验证码

取消
心理师助手 © 粤ICP备16097143号
平道提供技术支持